close

0_005.jpg   

 

轉至雅虎知識

q1

放在門外的石獅子,左右不同。公的抓球,母的抓幼獅。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區別的方法?
a:

看門的石獅子的擺放是有規矩的。一般來說,都是一雄一雌,成雙成對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國傳統男左女右的陰陽哲學。放在門口左側的雄獅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繡球或者兩前爪之間方一個繡球;門口右側雌獅則雕成左前爪撫摸幼獅或者兩前爪之間臥一幼獅。



石獅子在大門兩側的擺放都是以人從大門裡出來的方向為參照的。當人從大門裡出來時,雄獅應該在人的左側,而 雌獅則是在人的右側。而從門外進入時,則剛好相反。有些建築物大門裡外都有一對石獅子的話,門的外面(也就是進門方向)是雄獅在右側,雌獅在左側;門的裡面(也就是出門方向)是雄獅在左側,雌獅在右側。也就是說,如果從大門裡出來的話,門的內外兩側左邊一定是雄獅,右邊一定是雌獅。


上面的所述的情況是帶有普遍性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例如嘉峪關內側關帝廟前的石獅子,曲阜孔府前面的石獅子,鼓樓內東華門大街南北兩側的石獅子。這些獅子的造型就比較特別,爪下沒有繡球和幼獅,難以區分雌雄。另外,泰山上「孔子登臨處」的四柱三門坊前後兩面的兩對石獅子,卻是左雌右雄,與通常的情況正好相反,其中的意義則不得而知。


石獅子通常以須彌座為基座,基座上有錦鋪(鋪在須彌座上,四角垂在須彌座的四面)。獅子的造型各異,在中國又經過了美化修飾,基本的形態都是滿頭捲髮,威武雄壯。

 

q2.

在古代不是沒獅子嗎???
雖然再秦始皇時代有進口
但後來不是也沒有嗎
為啥有石獅子??
a:
講到石獅子,先得從獅子說起。我國古代本無獅子,李時珍說:「獅子出西域諸國。」獅子何時傳入中國的呢?自漢張騫出使西域以後,我國與西域諸國有了正式往來。

據文獻記載,東漢章帝章和二年(西元八四)安息國王獻獅子;翌年,月氏王獻獅子;和帝永元十三年(西元一○一)安息國王獻獅子;順帝陽嘉二年(西元一三三)疏勒國王獻獅子。

石獅子在我國出現的歷史,要比真獅子為早,究其原因,可能與佛教的傳入有關。傳說「釋迦佛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認為「佛為人中獅子」。而《玉芝堂談薈》又說:「釋家以獅子勇敢精進,為文殊菩薩騎者」,認為它是高貴尊嚴的「靈獸」,有護法避邪的作用,佛台上常常刻有一對獅子,佛陀說法稱獅子吼,其座謂獅子座。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石獅雕刻為東漢造物。山東嘉祥縣武氏祠內的石獅、四川雅安高頤墓前的石獅,都是那時的作品。在曹操築的銅雀台舊址,曾發現有一對石獅子附著於門柱上。從這些石獅子身上,明顯地可以看到西亞雕刻的影響││獅身上生著雙翼。真獅子的輸入,才使石獅子形象產生了深刻的變化。

以後,獅子雕刻的藝術及其應用範圍,更有廣泛的發展,不只宮殿陵墓前和文衙武轅的前面,要立兩只石獅,有些講究的住宅前面,也立著一對獅子。
q3.一般門口如廟門或一般神殿或大建築物多裝有石獅子
請問有特別義意嗎或只是裝飾
a:一般門口如廟門或一般神殿或大建築物多裝有石獅子

最主要是因為石獅子=>可以趨吉避凶

石獅子=>瑞獸之一種,能化解多種形煞

石獅(威服百獸)=>具生權之意有助於生財......象徵人世的權威、富貴

小石獅子=>結紅帶........象徵喜氣討吉利之意

通常這些石獅子都是成對的,公的前腳擺放在石球上,母的則把腳放在幼獅身上。

石獅子..........牠蘊涵著下列幾個意義:

1.守護廟庭:

不容他人或妖魅對廟宇、神明有任何褻瀆與侵犯。

2.男左女右:

謹守男左女右的禮制。

公獅雄踞門的左邊,母獅柔立門的右邊。

雙獅雙眼盯注門前。

雙獅的動作型態與中國男女分工的特性相吻合,公獅前腳托撫著富貴吉祥的金錢,代表須外出賺錢,維持家中生計。

母獅撫弄著小獅子,一幅家庭親子教育之情油然而生。

3.富貴吉慶:

公獅、母獅毛髮梳得整齊,頸項繫著吉祥的磬牌。

一來代表吉慶...

二來代表此獅已是馴服的動物,是人類忠心隨從,故石獅造型不令人害怕,反而覺得可愛。

4.拜託祈求:

石獅嘴裡含著一粒球,這球無法從嘴裡拿出。

除了代表雕技的精湛外,也表示廟的人對大門警衛巴結,祈求進入之義意。

5.家庭和樂:

公獅張嘴顯現威猛護廟。

母獅合嘴展現笑靨迎賓。

正如家庭夫妻相處之道,和樂融融。

6.雙獅戲球:

相傳雌雄二獅嬉戲時,毛纏繞在一起,滾而成球,球中誕生出小獅子。

繡球、雙獅戲球都成了吉祥之物。

故獅子和繡球便形影不離,更為綿延不息傳承子嗣的好兆頭。

7.杏壇老師:

「獅」諧音為「師」。

古時少師、太師為指導、輔弼天子、皇上為政之高官,官位顯赫。

人民常以「獅」祝人官運亨通,飛黃騰達,故匾額喜用「獅」座托住。

托匾撐樑為「文獅」。

守護廟宇的獅為「武獅」。

8.門柱礎石:

獅座為固定門柱的礎石。

獅座和門板插石為同一相連的石材,藉石獅子與門扇的重量相互平衡,來穩固門柱
q4.請問廟前的石獅子嘴裡的石球有什麼用意嗎??
a:獅子嘴裂西西,講話不[ㄊㄤ ]這尼利。[ 唸台語 ]
說話不要咄咄逼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q5為什麼我在看到的石獅子都是一隻張嘴,一隻閉嘴
a:一般的石獅子是一公一母,且公的開口,而母的閉口,一般公獅子都在左邊,母獅子在右邊。幾乎所有有石獅的地方都一樣哦。
q6.廟裡面石獅子嘴巴裡圓圓的石頭是怎麼放進去的?
a:

那顆石珠不是放進去的,

它是用雕刻的方法---鏤空雕的技術所雕刻出來的!

當石匠把石獅子的外形雕刻好之後,最後石獅子嘴巴的部分,
會慢慢掏空,一直到呈現球狀,
並保留一些部分與石獅子嘴裡的側壁相連,之後再把相連的部分除去,

這時一顆石頭的球便出現在石獅子的嘴裡了,

不過這時(石球)還很粗糙,再慢慢的修飾整理就會變成一般我們所看到的石球了。

 

q7.中國人家門前的石獅子其實是北京狗, 對吧?

a:

那的確是獅子,不是北京狗喔!!

中國不產獅子。 獅子一物二名,即狻麑(猊)、師(獅)子;前者為某印度語音譯,後者為月氏語音譯。 ... 在中國,獅子有兩個名稱,即狻麑(後改麑為猊)和師子(後改師為獅)。據辭海「獅子不產於中國」,早已證實這點,而參閱史藉,不論在古蹟或是傳說,都沒有獅子的存在。據說,漢代通西域,獅子乃漢順帝時傳入,有疏勒王來獻犀牛及獅子的記載。

唐以前,民間工匠多未親見獅子形態,所作石獅子像獅又似虎,所以現在石獅子看起來才會不像我們所認知的獅子囉!!

 

 

q8.為 什 麼 廟 的 門 口 有 石 獅 子 ?

a:獅萬獸之王也,故人們認為其有避邪、陣社稷、討吉祥的功效,於是歷朝

歷代在皇宮大殿、富甲殷商大門、廟宇神殿前等都設有一對石獅子來陣煞避邪。

並期在祂的鎮守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時無災等……..

而《玉芝堂談薈》又說:「釋家以獅子勇敢精進,為文殊菩薩騎者」,認為它是高貴尊嚴的「靈獸」,有護法避邪的作用,佛台上常常刻有一對獅子,佛陀說法稱獅子吼,其座謂獅子座。

 

q9.狛犬與石獅子有什麼不同

a:狛犬是日本文化中,守護神社的動物之一,功能有點類似石獅。

狛犬最早只是出現在皇宮,做為宮廷中的吉祥物,隨著佛教的普及,後來才漸漸在民間出現,之後再演變成鎮守神社的吉祥獸。目前日本最古老的狛犬是建於西元1196年,位於東大寺南大門前的狛犬。

 

其實在古代,狛犬與獅子是互相搭配成為一對的。
意思是說,神社前面的這兩隻動物,嘴張開頭上沒角的那隻,叫做「獅子」。
而另一隻嘴巴閉起來,頭上有角的,才叫「狛犬」, 合稱為「獅子,狛犬」。

因此以嚴格的定義來解釋的話,「狛犬」是單指那隻嘴巴閉起來、頭上有角的動物(類似獨角獸一樣,頭上有尖尖一隻角)。
不過,到了近代獅子與狛犬的界線已經很模糊了,因為 多數狛犬的頭上並沒有角。

自昭和時期開始,狛犬的頭上的角可說是已經完全消失,此時已跟獅子沒有分別,所以「獅子,狛犬」這名字就很少使用了,統統稱為狛犬

石獅和犬的差異最明顯的是在尾部,犬的尾部是粗粗上翹的三角錐狀,耳朵的樣子會像狗的耳朵耷啦著折起來,而不是圓圓張著的模樣。

q10.請問石獅子底下的為須彌座是什麼?

a: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相傳位於世界中心,系宇宙間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沒其間,三界諸天也依傍它層層建立。須彌座用作佛像或神龕的台基,用以顯示佛的崇高偉大。中國古建築採用須彌座表示建築的級別。一般用磚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線腳和紋飾,臺上建有漢白玉欄杆,常用於宮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築。

=================================================================================================================

中國寺廟建築特色是色彩華麗豐富,雕工精緻繁複。尤其結合精湛的彩繪、雕刻、剪黏技巧,色彩豐富飽滿,雕工精巧紋理清晰,流露民族習性,處處散發著生活的喜悅,信仰的虔誠與文化的特色。



一提到廟宇建築必定要認識其最精華的裝飾藝術部分,從簷飾、窗欞、牆堵、龍柱、樑枋以至於爪筒、斗拱、雀替甚至於廟頂剪黏人物、吉祥走獸.…等,充分反映出廟宇本身所獨有的特色。中國建築大都以木、磚、土、石為材料,因其方便就地取材,有些堅硬細密,適合精雕細琢;有些型塑簡便可大量生產。台灣目前的廟宇多屬於大陸南方系統,在這系統中特重精雕細琢繁瑣裝飾的功夫。



走訪各大寺廟,映入眼簾的就是成雙成對的石獅子。獅子的造型或威猛、或雄壯、或神奇、或逗趣、或寫實,甚至卡通化的造型等在廟宇中均獨樹一格,流傳悠久,充滿著浪漫的想像。



石獅的位置



石獅通常位於寺廟(或關府、宅第)的院落、大門、欄杆、圍牆,或牌坊夾柱、陵墓望柱,甚至陵寢神道。設置的作用乃在固定門臼、避邪鎮宅、威赫氣勢、歡迎訪客、吉慶團圓、財源不斷等兼顧實用及象徵之意。



以寺廟三川門為例:明間通常設置石獅(或石鼓),次間則用石門枕:以其基座承托門軸、門柱與門欄,加強門板開啟與合閉的穩定性,並避免木料接觸地面而具有防潮、防朽的作用,可見祖先是多麼聰明!



公獅居左,張嘴咆哮,雄壯威武;腳踏繡球,也有圓滿結綵的意思。母獅居右,閉口露牙﹙或略為張口﹚,溫柔情深;足扶幼獅,或伏或立,充滿嬉戲歡樂氣氛。兩座石獅的軀體都略彎而向門內扭轉,呈現相望拱衛的精神;微張笑口,似乎表示「歡迎光臨」的引導趣味。如此公、母獅相拱相迎,幼子相隨,有些小獅總計有五六隻之多,真是一幅「天倫之樂」的圖像呢!



石獅之美



如何認識與欣賞台灣石獅呢?以下依大小、材質、雕工與造型敘述:



一、 大小:



配合石獅所在空間尺度的不同,雕造軀體的大小與多寡也有不同,總是要達到調和均衡之美。廟埕寬廣,大石獅襯托廟宇宏偉的氣勢,威猛剛強,穩重如山。小石獅雖然雄壯而不失纖柔,也會眨眨眼,吐吐舌頭,調皮搗蛋模樣,人見人愛。望柱狹長,小石獅居高望遠而數多即美,依然俯視低吼不失威武架勢。



二、 材質:



台灣早期廟宇石獅的石材大多由大陸隨貨壓艙運來,特稱「壓艙石」,日治以後才逐漸使用本地的石材。



﹙一﹚ 青斗石:一般以青斗石為上等,產於大陸,色澤墨綠,光可映人;屬質地細緻、勻密的玄武岩,又稱「青草石」。



﹙二﹚花崗岩:紋理較粗,芝麻點明顯但堅硬耐久。



﹙三﹚泉州白石:屬白色花崗岩,芝麻點小而不明顯產於福建泉州少而珍貴。



﹙四﹚觀音山石:乃台灣所產之安山岩,灰黑鬆脆,孔隙較大,近年廟宇中使用廣泛,難見佳作。



﹙五﹚其它:一些砂岩容易風化腐蝕,保存不久。近代更有以水泥大量灌製,其身軀可大可小,塑造鉅碩無比的流風。



三、 雕工:



﹙一﹚ 圓雕:通常由一整塊石材雕成,表現渾厚、穩重與紮實的風格。石獅石鼓皆是。



﹙二﹚ 透雕:表現繁複、鏤空與花俏的風格。如石獅所踩之鏤空雕出綵球及其球內小珠與含於口中之石珠。(廟宇中的窗櫺大都以此技法為之)



以上兩種技法皆以犀利的雕工取勝,於雅俗共賞之際往往令人讚嘆鬼斧神工之妙。



四、 造型:



﹙一﹚ 表情:特色在於亦莊亦諧的面部表現,有尖鼻豎耳、毛髮突出、咆哮怒吼狀。有五官擁擠、誇張逗趣、微笑可人狀。還有雄雌兩獅攜子團圓幸福和樂狀…駐足品味,往往令人會心一笑。



﹙二﹚ 線條:有誇張、有內斂。有表現身上卷曲流暢的鬃毛線條,優美細緻,玲瓏剔透。有表現四肢粗獷有力、英挺雄壯的簡潔線條。



﹙三﹚ 佩飾:有頸間佩飾項圈流蘇與渾圓鈴鐺,表示溫馴、受人制伏的喻意。有綵帶串聯銅錢,寓喻黃金萬兩財源不斷。獅座下有如意、元寶象徵招財進寶與萬事如意。



﹙四﹚ 姿態:最引人注目,可分立式與蹲式兩種。立姿者前腳提起,下方飾以綵帶飄揚、繡球滾動或幼獅嬉戲,而以後腳承受全身重量,由於身軀拉長硬挺,故多立於三川門。蹲姿者前腳著地、引身向前,一副傲視來人、雄據一方的模樣,故多獨立庭院之中。



對於石獅的雕造,其特徵由清代早期的柔順而至近代漸顯誇張,在溫和中不失剛武而漸至威赫兇猛,在簡潔拙趣中而漸呈細膩繁複。再來,以石獅性器雕造而言,由從前含蓄性的不刻變成今日寫實性的誇大,忠實地反映現代「解放」自由的風氣。時代演變,文化差異,審美觀不同,影響匠師手藝塑造作品流風,而作品流風亦默默引導世俗審美觀念。文物印證史實,史實造就文物,兩者以雙向互動牽引著,即可驗證。



結語



所謂「獅子一吼,萬獸俱驚」,獅子乃是萬獸之王,一般廟宇都不可少有一對石雕的獅子以為避邪物。代表威嚴、至尊,具驅邪除煞的神靈造型,守護廟宇,鎮衛廟基,合境平安。一般廟宇所雕刻之石獅,通常雕成腳踏繡球,嘴裡含球。除顯現雕技精湛外,也表示登廟的人對石獅的巴結,以祈「求」進入。



獅像有公母之分,以外型來分較為困難,傳統至今皆未寫實,不分公母都以雄獅造型為之,但通常公獅頸佩項圈與鈴鐺,比較威武雄壯,張口怒視,注視過往人群;古代母獅多閉口,其足下雕刻幼獅一隻或數隻,則顯溫柔情深,備具中國女子美德之儀態。公母石獅各司其職,共衛廟宇,除顯雄壯之勢,亦顯祥和之象。



下次您進入廟門前,不可不先仔細欣賞石獅雕造與材質之美,它不只令人油生懷古幽情,隱含的象徵意義,也傳達著中華民族傳統思維與藝術的精華。

【廟宇藝術欣賞-石獅篇 文╱建德國小主任 林婷婷】

http://www.tyc.edu.tw/e-book/weblink/4-3%BCq%A6t%C3%C0%B3N%AAY%BD%E0%A1%D0%A1%D0%A5%DB%B7%E0%A4%A7%AC%FC.htm



*******************************************************************



獅子是萬獸之王,代表威嚴、至尊,具驅邪除煞的神靈造型。一般廟宇都有雕刻石獅像於廟前以守護廟宇、鎮衛廟基。廟埕雕塑大型石獅一對及於廟門前雕塑中型石獅數對守護廟門並兼表石刻藝術精美。

一般廟宇所雕刻之石獅,通常雕成腳踏繡球及在嘴裡含球。腳踏繡球有圓滿結彩之意;嘴裡含球,除代表雕技精湛外,也表示登廟的人對石獅的巴結,以祈「求」進入。



獅像有公母之分,以外型來分較為困難,但通常公獅頸佩頸圈與鈴鐺比較威武雄壯,母獅則足下雕刻幼獅一隻,則顯溫柔情深。公母石獅共衛廟宇,除顯雄壯之勢,亦現祥和之象。



******************************************************************

http://weber.tn.edu.tw/edu01/tainan/main-6/main-6b3.htm



中國建築以木、磚、土、石為材料,不但堅固亦有豐富的雕琢彩繪及象徵涵義。寺廟門口常見的石獅子,就是具備了實用與象徵的裝飾物。中國建築什麼時候開始有石獅子,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根據考證,獅子原來是從西亞傳入中原的,古代稱為「狻猊」。註:因最早是由印度南方的獅子國傳入所以才稱為「獅子」。



中國沒有獅子,所以神化了牠的威力及形象。中國人認為狻猊愛好煙火,故立於香爐兩側;又說牠好坐,所以不妨讓牠坐在寺廟門口。寺廟或衙署的門前通常都置放石獅一對,左邊是雄獅,右邊是雌獅。雄獅前腳踩著繡球或撥弄雙錢;雌獅獅前腳和小獅戲耍,搖頭擺尾,歡迎訪客。獅子也被認為具有辟邪的效用,這可能與漢魏六朝盛行辟邪趨福有關。南朝的貴族墓前有一種「翼獅」,這種肩上長著翅膀的獅子,在古代埃及及西亞諸國很普遍,人們將它安置在陵墓前,以守護地下的亡魂。



有的石獅並不坐在廟門口,而是獨立於廟前的空地上。臺南大天后宮、鹿港龍山寺等都有獨立的獅座,上面安置巨大的石獅。臺灣石獅的造形源於閩粵但閩粵也沒有獅子,所以獅子的造形很特殊,有點像鬆獅狗或北京狗,與西亞一帶的獅子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甚至與中國北方的石獅也不盡相同。大體上鼻子特別大,俗稱「好鼻獅」,嘴的弧度也大,鬃毛卷曲,線條優美。為了表示是經過馴服的獅子,脖子上還繫著頸圈和小鈴鐺。



*******************************************************************

  獅子形貌威猛,因此在我們的民間都借用做為辟邪鎮宅的物品,通常在廟宇的三川殿中門會擺放石獅,但也有擺放石鼓的,若是擺放石獅,公獅位置在左,微微張開的嘴裡有顆活動的珠子,相當的雄壯威武;腳也踏著繡球。母獅的位置則是在右,溫柔情深;母獅在戲弄小獅,呈現歡樂的景像。兩隻石獅的身體微微彎曲而且向門內扭轉,公獅母獅相望,似乎有歡迎的意味。

  獅子與球有什麼含意呢?原來是引申含意是「賜(獅)求(球)」,母獅戲小獅是一大一小獅子,則引申含意為「太師(大獅)少師(小獅)」,太師、太傅、太保在以前稱為為三公,少師、少傅、少保稱為合稱為三少,這些正象徵著官祿代代相傳之意。

  雕刻方式有圓雕與透雕兩種,前者表現渾厚、穩重與紮實的風格;後者表現繁複、鏤空與花俏的風格,不論是圓雕或透豁都以犀利的雕工取勝。



*******************************************************************



獅子一吼,萬獸俱驚。在每一座廟的前方,我們都可以看到威風凜凜的百獸之王把守著三川步口,借助它的威猛,驅邪止厄,迎吉納福。兩獅靠壁站,安能辨我是雄雌?自古中國人重男輕女的觀念一直被反映在建築上,男尊女卑,男左女右,所以囉!以神明的方位來看,我們就能很清楚的辨別公母,才不會「獅」之毫釐,差以千里唷!下次,別再看生殖器「重振雄風」囉!不然公獅子可要抗議了!

想要知道獅子的年代,看建材,觀造型,掐指一算,獅子有多老,都逃不出你的手掌心,一般來說,用青斗石、花崗岩或砂岩建造的石獅分別是清代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石獅的嘴型則隨著時代的演進,起了微妙的變化,清代早期的母獅很含蓄,不隨便開口,後來,女性意識抬頭,母獅的嘴型逐漸張大,到近代更成了河東獅吼,女權抬頭,連獅子也瘋狂!



*****************************************************************



台灣是一個宗教信仰極度自由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宗教信仰極度多耴的地區,因此由宗教所產生出來的宗教文化也就非常豐富,而宗教的藝術也十分精彩迷人,從寺廟的建築到神像的雕刻,以及一些祭祀物品等,在在都閃耀著藝術的光采,呈現著多彩多姿的民間特色。



  寺廟是蘊藏宗教藝術文物最豐富的地方,那廟前的石獅子、龍柱、廟簷上的交趾陶,剪粘、廟壁上的彩繪或雕琢,都是出自藝師巧匠的手,所以每一樣東西都是值得欣賞的藝術品。



  石獅子是我們最常見的東西,寺廟廟前的守衛石獅俱做坐姿,造型通常是嘴寬大而裂開,眼睛圓而且突出,鼻子厚厚的,臉短短的而且扁扁的,



頭上的毛和鬚毛成旋轉狀,尾巴一卷卷的貼在背上,抬頭挺胸,虎視耽耽的十分威武,獅子的造型也因時代不同而有差異,如古代母獅多閉嘴,至清代中葉始漸出現開嘴的,寺廟口兩邊的石獅子都是一公一母的;左邊是雄獅,腳踩圓球或一串錢,右邊是母獅,腳旁有小石獅相伴。石獅的造形大都矮小肥胖,有的口含石珠,有的張口獠牙。台灣的石獅大部份是採用青斗石、花岡岩或本地產觀音石雕成,部份是水泥洗石子塑造的,不論何種質材,它是吉祥榮耀的象徵,具有守衛與驅邪止煞之功能。

http://nirc.encntc.edu.tw/chonhin/2/2-4.htm



******************************************************************



中國人在廟宇或住宅門口擺放石獅子,目的和貼門神一樣,也是為了驅邪避祟。但開始的時候,守衛在門口的是老虎,因為古人認為老虎是百獸之王,甚至可以吞食鬼魅。而獅子一直要等到漢代的東漢章帝元和元年(西元84年)才由安息國進貢入中國。



到了佛教傳入中國,由於獅子在佛教中很有地位,不但具有制服邪門歪道的能力,而且還把獅吼當成宣揚佛法的象徵,獅子便漸漸取代老虎百獸之王的地位。加上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盛行,各地開鑿了許多洞窟,並大多刻上金剛力士與獅子來護法,結果,獅子就這樣漸漸成為中國雕刻藝術的重要題材了!



中國建築門口的石獅子通常是一公一母,公的腳踏繡球,母的身旁依偎著一頭小獅子。但是,公母獅的長相相似,連母獅也有鬃毛,與現實不符。這很可能是中國不產獅子,唯一可能看見的獅子都是鄰國進貢而來,飼養在皇宮的花園內,一般人看到的機會微乎其微,於是藝術家只好憑空想像出獅子的樣子囉!因此,公母獅長得差不多,甚至長得像哈巴狗,也就不足為奇了!

http://www.bud.org.tw/Winnie/Wshow30.htm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7229580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